为了提醒大家备考,大立整理《安全生产技术》的一些高频考点,23年考生记得收藏起来!
Part1
压力容器的压力、温度之间的关系
1.最高工作压力,多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,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。
2.设计压力,系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体厚度及其元件尺寸的压力,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。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。
3.设计温度,系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情况下,设定的元件的金属温度。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-20摄氏度,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;除此之外,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。
4.试验温度,压力试验时,壳体的金属温度。
5.实际工作温度,相对于设计温度而言的一个参数,是容器在实际工作情况下,元件的金属温度。
Part2
锅炉事故发生原因
1.超压运行
2.超温运行
3.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
4.水质管理不善
5.水循环被破坏
6.违章操作
Part3
发生锅炉重大事故时
1.要停止供给燃料和送风;
2.减弱引风;
3.熄灭和清除炉膛内的燃料(指火床燃烧锅炉),注意不能用向炉膛浇水的方法灭火,而用黄砂或湿煤灰将红火压灭;
4.打开炉门、灰门,烟风道闸门等,以冷却炉子;
5.切断锅炉同蒸汽总管的联系,打开锅筒上放空排放或安全阀以及过热器出口集箱和疏水阀;
6.向锅炉内进水,放水,以加速锅炉的冷却;但是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,切勿向锅炉内进水。
Part4
锅炉满水的后果
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安全水位刻度线的现象,称为锅炉满水。锅炉满水时,水位表内也往往看不到水位,但表内发暗,这是满水与缺水的重要区别。满水发生后,高水位报警器动作并发出警报,过热蒸汽温度降低,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。严重满水时,锅水可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,造成水击及过热器结垢。因而满水的主要危害是降低蒸汽品质,损害以致破坏过热器。
Part5
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
1.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;
2.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;
3.介质伤害;
4.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;
5.压力容器快开门事故危害。
Part6
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原因
1.重物坠落;
2.起重机失稳倾翻;
3.金属结构的破坏;
4.挤压;
5.高处跌落;
6.触电;
7.其他伤害
Part7
起重机械操作过程中要坚持“十不吊”原则
1.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;
2.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;
3.斜拉物体不吊;
4.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;
5.工作场地昏暗,无法看清场地、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;
6.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;
7.工件捆绑、吊挂不牢不吊;
8.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衬垫不吊;
9.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;
10.钢(铁)水装得过满不吊。
Part8
燃烧(火灾)发生的必要条件
同时具备氧化剂、可燃物、点火源,即燃烧的三要素。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,燃烧都不能发生,三要素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。
Part9
燃烧的5种形式
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形式一般5种,即扩散燃烧、混合燃烧、蒸发燃烧、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。
Part10
火灾的分类
1.《火灾分类》(GB/T)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。
A类火灾:指固体物质火灾,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,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,如木材、棉、毛、麻、纸张火灾等。
B类火灾: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,如汽油、煤油、柴油、原油、甲醇、乙醇、沥青、石蜡火灾等。
C类火灾:指气体火灾,如煤气、天然气、甲烷、乙烷、丙烷、氢气火灾等。
D类火灾:指金属火灾,如钾、钠、镁、钛、锆、锂、铝镁合金火灾等。
E类火灾:指带电火灾,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,如发电机、电缆、家用电器等。
F类火灾: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,如动植物油脂等。
2.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,将火灾等级划分为4类,即特别重大、重大、较大和一般火灾。
①特别重大火灾,是指造成30人以上(含本数,下同)死亡,或者人以上重伤,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。
②重大火灾,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(不含本数,下同)死亡,或者50人以人以下重伤,或者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。
③较大火灾,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,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,或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。
④一般火灾,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,或者10人以下重伤,或者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