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料:鲜香菇20个、白果仁30克、陈皮3克。
辅料:精肉克、葱白5克、鸡蛋清半个。
调料:水克、盐6克、料酒5克、淀粉4克、白糖3克、白胡椒粉1克。
做法:
将鲜香菇剪去柄,放入盐水中泡制清洗后捞出。干陈皮用清水泡1小时后捞出,陈皮水备用。干白果用清水洗净后放入锅中蒸一下备用。将精肉剁成泥状,加入陈皮、葱白、盐、白糖、生粉、白胡椒粉、料酒搅拌,加入鸡蛋清继续搅拌。
随后,将清洗干净的香菇后面刷上一层淀粉,把搅拌好的肉末涂抹在上面,放入锅中蒸10分钟。在锅中放入适量清水,加入陈皮水、香菇、白果仁用大火烧开,撇去浮沫,转小火煮20分钟。
最后,加入酱油调味,用湿淀粉勾芡,出盘即可。
功效:理气化痰、敛肺止咳。
适用人群: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,尤其适合咳喘痰多、食欲不振、带下清稀者。
不适用人群:咳痰不利者慎用。此外,白果有小毒,不宜久服多食。
专家药膳方解医院中医内科张瑛副主任中医师解析:
咳嗽病名最早见于《黄帝内经》。《素问》提出“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”,湿邪困脾或脾虚运化失职,聚湿生痰上渍于肺,可致湿痰咳嗽;寒饮入胃,则冷饮之邪可循胃口上膈,从肺系上干肺而致咳;叶天士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指出:“若因于湿者,有兼风、兼寒、兼热之不同,大抵以理肺治胃为主。”
白果始载《日用本草》,原名银杏。其性平,入肺肾经,有小毒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熟食温肺、益气、定喘嗽、缩小便、止白浊;生食降痰,消毒杀虫”。有实邪者,咳嗽沉闷不畅,咯痰不爽或难咯出者慎服。陈皮性温,归脾肺经,理气化痰,健脾燥湿。《名医别录》:“下气,止呕咳”。《滇南本草》:“主降气宽中,破老痰结痰固如胶者。”香菇又名香蕈(xùn),是我国著名的食药用菌,性平,益胃气,托痘疹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中香菇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,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,同时具有抗病毒、调节免疫、抗肿瘤、降血压、降血脂、降胆固醇等功效。白胡椒性辛热,温中散寒,下气消痰,咯黄痰者需慎用。白果烧香菇诸食药材共凑理气化痰、敛肺止咳,益胃气之功。
所谓药食同源,食物也同药物一样不可过量食用。就如白果既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食物,食用前时最好去壳、去膜、去心,以免中毒。过量服用可出现腹痛、吐泻、发热、抽搐等不适,建议熟食少食,每人每日用量约5~10g,儿童更需减量。
专家简介
张瑛,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,尤其对脾胃病、情志病、肺病等有深入研究。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、糜烂性胃炎、反流性食管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肠易激综合征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溃疡性结肠炎、慢性腹泻、便秘、慢性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,以及咳嗽、哮喘、慢阻肺、顽固性失眠、焦虑症、神经精神类疾病、甲状腺结节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痛风、带下病、月经病、更年期综合征等杂证。
同德官微为您健康加油!
医院
浙江中医药
养生大国医
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哪里能治疗白癜风